2006年9月13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七版:援手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警方无缝执法治理非法民爆物品
王娅妮 崔清新

  据新华社 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武和平在12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公安机关在执法中发现,一些矿主在私挖乱采中,大量使用了非法的民用爆炸物品,非常容易发生危险。对影响到人民群众安全的爆炸物品的管理,应该从源头抓,在执法过程中加强各部门的无缝链接。
  今年6月全国公安机关开展集中整治爆炸物品、枪支弹药、管制刀具专项行动以来,全国共收缴了炸药2445吨、雷管481万枚、导火索262万米,查获大批黑火药、烟火药等爆炸危险品。
  武和平强调,还必须加强对爆炸物品的生产原料的治理。例如,在自燃自爆的私制炸药中,多含有一种叫做氯酸钾的原料。这种原料在30摄氏度到60摄氏度的环境中就可能发生爆炸,如果长期非法地在隐蔽的地下储存,对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是潜在威胁。